6月27日消息,朗姿股份當夜發布多項公告,其中《2023年向特定對象發行股票預案》引起廣泛關注。《2023年向特定對象發行股票預案》顯示,朗姿股份擬向特定對象發行股票募集資金總額不超過16.68億元加碼醫美,以進一步落實公司的醫療美容業務全國化布局。
據了解,此次募資計劃將募得的資金,朗姿股份將用于在成都、重慶、鄭州、青島、昆明五地建設醫療美容醫院,以及朗姿醫療美容研究院建設項目、補充流動資金,從深度和廣度上拓展醫美生態版圖。
次日(6月28日),深交所對朗姿股份出具關注函,要求其對募投項目、募投項目實施主體、米蘭柏羽旗下各醫療美容醫院等主體的業務情況,相關資質及是否合法合規等問題進行說明,朗姿股份募資事宜或將穩步推進。
01.
醫美占比持續增長
推動朗姿持續重倉
官網顯示,朗姿股份有限公司創立于2006年,是國內老牌的女裝上市企業之一,初創于高端女裝,致力于打造時尚界最有競爭力的品牌經營公司,總資產約52億元,終端銷售規模近50億,集中于女裝、醫療美容、嬰童領域,旗下擁有中、韓兩家上市企業,是A股女裝上市公司,也是國內醫療美容上市公司。
“我國醫療美容行業雖起步較晚,但市場規模龐大,且正處于快速發展階段,滲透率也有較大提升空間。”
2017年3月,朗姿股份關注到醫美板塊的火熱市場,全資成立朗姿醫療管理有限公司,截至2023年3月31日,朗姿股份旗下已經擁有6家綜合性醫院,24家門診或診所,先后投資戰略投資韓國著名醫療美容服務集團(韓國夢想集團)、收購控股“米蘭柏羽”、“晶膚醫美”、“高一生”等國內優質醫美品牌,并設立有整體規模為27.56億元的六支醫美并購基金,通過基金的專業化收購和孵化醫美標的,提升自身醫美業務規模。
伴隨著朗姿股份在醫美行業的持續投入,醫美業務在朗姿股份的重要性也水漲船高。
2022年,朗姿股份時尚女裝、醫療美容、綠色嬰童三大業務板塊分別實現營收15.35億元、14.06億元和8.78億元,營收占比依次為39.58%、36.25%和22.63%,同比2021年增長-9.26%、9.25%和7.55%。
朗姿股份一季報顯示,2023年1-3月,朗姿股份時尚女裝、醫療美容、綠色嬰童三大業務板塊分別實現營收4.34億元、4.59億元和2.47億元,同比增速分別為10.65%、30.68%和25.85%。
可見,無論從增速還是占比變化來看,朗姿股份起家的女裝業務都已失去應有的“大哥”地位,甚至處于墊底位置,而醫療美容板塊卻是后來居上,已趕超女裝業務成為第一大收入來源,這或許是朗姿股份愿意持續加碼醫療美容板塊的關鍵所在。
02.
盈利、現金流問題引質疑
從醫美行業整體發展態勢來看,這一行業確是朝陽產業,醫美板塊在朗姿股份營收及占比的持續走高,也能夠讓朗姿股份對于醫美抱有更高漲的發展熱情,但不能忽視的是,朗姿股份在醫美領域的發展建設處境,并沒有那么美好。
財報顯示,2019年至2022年間,朗姿股份醫美業務的毛利率分別為57.74%、54.34%、51.83%、49.54%,凈利潤分別為14.38%、9.85%、1.45%、0.15%,不僅呈現持續下滑的狀態,也暴露出其所在的醫美產業鏈中游盈利能力不強的短板。
此外,2022年數據顯示,朗姿股份運營三年以下的次新機構與新設機構均持續虧損,銷售凈利率分別為-8.59%和-377.69%,老機構的銷售凈利率也下滑至4.99%,有業內人士對此表示,醫美機構本身就需要較長時間才能進入盈利階段,新設機構與次新機構更難盈利的問題會極大影響醫美企業的現金流以及凈利率,在此前提下,盲目擴大市場鋪設網點,反而會阻礙自身發展,“就目前計劃新建的5家醫美機構來看,未來1到3年內朗姿醫美業務的凈利率難看到反彈上升的空間。”
同樣值得關注的是,朗姿股份目前擁有的現金流也引起了廣泛質疑。
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末,朗姿股份的短期借款增長至8.49億元,較2021年的6.59億元增長了28.83%,分別占流動負債和負債總額的37.11%和24.32%,同時,2022年末朗姿股份的流動比率、速動比率分別為0.89和0.36,表現出當時朗姿股份存在一定的流動性壓力。
在此前提下,朗姿股份于6月9日曾發布公告稱擬以現金方式收購武漢五洲90%的股權和武漢韓辰70%的股權,由于以高溢價收購“負資產”,該收購事宜很快引起深交所的注意并被下發關注函,其中公司資金來源以及流動性風險等問題也備受關注。
關注函指出,朗姿股份上述收購交易對價合計為3.24億元,資金來源為自有資金或自籌資金,但截至2023年3月30日,公司賬面貨幣資金余額為4.82億元,而短期借款為9.72億元、流動負債合計為24.52億元。
對此,朗姿股份回應稱,公司銀行仍有6.68億元授信額度尚未使用,公司控股股東申東日及其父申炳云也承諾將通過合規的途徑和合適的方式,以不低于5億元的金額,助力公司醫美業務的戰略實施,公司正在積極推進中期票據申請發行工作,擬發行金額4億元,用于償還存量負債以及補充流動資金,且2023年一季度公司經營所得的2.22億現金流凈額,能在滿足正常生產經營活動支出的基礎上仍有較大的資金盈余,換言之,朗姿股份自證“不差錢”,堵住了大眾的嘴。
在“不差錢”的前提下,朗姿股份仍然選擇募資,且其中4.20億元用于補充流動資金,不難看出,朗姿股份所承受的現金流壓力并不如其展示的那么輕松,再回顧前文提到的盈利問題,朗姿股份未來在醫美領域的發展并不樂觀。
東耳觀點:據Frost&Sullivan數據,按服務收入計算,中國醫療美容市場規模從2017年的993億元增長至2021年的1891億元,年復合增速為17.5%,預計2030年將達到6382億元,如此龐大的市場,自然令人動心,也自然會引發激烈的競爭,而醫美本身具備的高投入、高門檻、高監管屬性,也令醫美行業成為容易失敗的行業。
在醫美領域浮沉近六年,朗姿股份被前景迷住眼的可能性并不大,或是認為目前存在的各種問題是發展必經的階段,必須承受的成本,成功與否,還要看其耐力如何。
東耳文傳倡導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未經許可,任何人不得復制、轉載、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網站的內容。如發現本站文章存在版權問題,煩請提供版權疑問、身份證明、版權證明、聯系方式等發郵件至614638114@qq.com,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