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譽為“第三次生物科學革命”的合成生物技術近日頻頻登上各大化妝品行業論壇。原料發展是化妝品創新的源頭,初露端倪的合成生物技術優勢顯著,給化妝品中活性成分的獲取及新原料的開發帶來了更多可能。
合成生物學是以工程化設計為理念,利用基因編輯技術、計算機模擬技術、生物工程技術和化學合成技術等對生物體進行有目標的設計、改造乃至重新合成的一門新興交叉融合性學科。其被譽為繼1953年DNA雙螺旋結構發現、2003年人類基因組測序之后的“第三次生物科學革命”。華熙生物首席科學家郭學平認為該技術“打開了從非生命物質向生命物質轉化的大門”。
研發高壁壘下的超車快車道
除了植物萃取、生物發酵之外,合成生物也成為了當下原料創新的新藍海。例如耐熱SOD,依克多因,麥角硫因、重組類人膠原。基因重組技術構建的生物工程菌,使其產生原本該菌株不產生的特定產物,如功能小分子,復雜多肽和小分子蛋白質。
寡肽-215(國妝原備字20220012)由深圳市維琪醫藥研發有限公司注冊備案,是國內首個備案成功的肽類新原料。
寡肽-215先導化合物活性多肽在蠑螈科兩棲動物--紅瘰疣螈皮膚中提取發現,經分子設計與改構最終得到化合物。實驗表明,寡肽-215在緊致修復、促進膠原上有顯著功效。在促進皮膚修復緊致方面,寡肽-215的誕生有望成為可替代EGF,可表皮涂抹的新星成分。
但是因為合成生物技術大規模生產的壁壘很高,合成生物企業與化妝品企業之間仍有著“行業”壁壘。所以在目前公開的新原料中,完全的生物合成新原料還屈指可數。
但是在藥監局網站上可以看到重組膠原肽—123和植物源重組人血清蛋白兩個新原料已經申請,但是藥監局目前還沒有做出行政許可決定,但是這兩個成分還是讓不少行業人士“眼前一亮”。
上游的合成生物學企業大多不具備下游企業to C的商業思維,很難理解下游市場的需求痛點;同理,做美妝產品的也難以理解上游的生物學技術的細。在一位下游企業研發經理眼中,合成生物技術的作用就是“用比較顛覆性的技術或者方法加持的制造業。”
一位專注于化妝品行業投資人士表示,“合成生物學企業如果想做化妝品的活性原材料,應該把自己看作活性原材料企業,而不是合成生物學企業。目前國內原料商基本都聚焦在基礎研究和應用研究、生產的標準化和產業化這兩個維度,對于后續的商業設計以及渠道和銷售目前缺乏經驗。”
可持續發展是為了化妝品的主旋律
酶法綠色合成技術(例如AA2G、熊果苷、乙基己基甘油)。通過酶的作用以水為溶劑,代替傳統有機合成,獲得特定結構的物質(如手性分子,或在分子特定位置加功能基團),綠色化工。
今年的新原料β-煙酰胺單核苷酸,又稱“NMN”就是酶法綠色合成技術的典型案例之一。今年1月24日,萊孚斯本首次備案了“β-煙酰胺單核苷酸”,在之后的3個月里,康盈紅莓(中山)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與深圳維琪同樣申請備案了這款原料。多家企業爭搶讓市場對于這款新原料的期待值拉滿。
β-煙酰胺單核苷酸(下稱:NMN)在保健品領域十分火爆,甚至一度被商家炒作為“不老藥”。在護膚界,NMN用于抗衰老也被寄予厚望。據美麗修行數據顯示,在近一年的時間里,已有100+個化妝品使用了NMN。
據深圳維琪副總經理王浩介紹有128個產品使用了我們備案的β-煙酰胺單核苷酸,使用寡肽-215的產品也有4款,且大多是新銳品牌。”
株式會社ADEKA申請的“己基甘油”、“環己基甘油”兩種原料均屬于合成類原料,一般用于肌膚保濕或助防腐方向;優旎真公司申請的“二甲氧基苯乙基間苯二酚”,屬于合成類原料,一般用作肌膚美白方向;深圳市鼎興生物醫藥技術開發有限公司申請的膽堿酯酶屬于生物功效類原料,一般用于抗衰老方向等。
與國內相比,歐美、日本等發達國家在精細化工、生命科學、基因工程等科學領域發展更前更成熟;有機合成技術、生物技術(包括基因重組、發酵、干細胞培養、組織培養、皮膚模型建立)、植物萃取技術、皮膚傳輸技術(包括微囊技術、脂質體技術等)等核心技術能力穩居世界前列。雄厚的技術開發能力是產品高品質高質量的有力保證。
但隨著國內化妝品原料的發展,在一些技術領域里涌現了不少具有競爭力的國內企業,比如有機合成,上海克琴等可以進行各種高純度分子活性物的研發;比如蘇州納康則擅長脂質體和納米乳液等活性物載體技術,與一些國際原料企業相比,在產品質量和穩定性方面更佳;在合成生物學方面,國內也有如華熙,中科欣揚等優秀的化妝品原料企業;在發酵領域,我們還有華熙這樣的透明質酸世界龍頭。
東耳觀點:化妝品作為一種快消品,優秀的產品可自帶營銷屬性。國外企業領先的一個重要方面是將科學和商業結合,通過一些具有前瞻性的驗證和試驗為原料增添背景故事。現在是講科學故事的時代,需要結合商業的背景,國外原料生產商這方面的商業結合能力也更強;特別是對于兼具概念宣稱的功效成分,具有吸引力的故事背景更利于化妝品企業進行后期市場宣傳。
但是近年來國內原料企業也在不斷進步,國內化妝品原料發展時間還短,需要一定時間練內功,但預計未來一定能做到更好。只有在原材料等上游產業進步的推動下,中國化妝品產業才能真正實現平替的總結,可持續化的實現創新,站在世界的前列。
東耳文傳倡導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未經許可,任何人不得復制、轉載、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網站的內容。如發現本站文章存在版權問題,煩請提供版權疑問、身份證明、版權證明、聯系方式等發郵件至614638114@qq.com,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