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家藥監局公示了第36號新原料“山芙蓉根/莖提取物”,以及35號新原料“水解馬鈴薯淀粉十二烯基琥珀酸鈉”完成備案,目前兩個原料均已進入監測期。
其中,“山芙蓉根/莖提取物”屬于植物原料,歸屬于嘉文麗(福建)化妝品有限公司,該原料是由山芙蓉根/莖自然晾干、粉碎得木屑,經乙醇處理、超聲過濾一至三次,合并萃取液、過濾、真空濃縮、膏狀濃縮得到的提取物。呈褐色或深褐色膏狀,使用目的為皮膚保護劑、抗氧化劑,可用于淋洗類及駐留類,最高限量均為2%,安全用量要求低于2%。 水解馬鈴薯淀粉十二烯基琥珀酸鈉歸屬于一家美國公司Nouryon Surface Chemistry LLC,境內責任人則是諾力昂化學品(博興)有限公司。 據了解,該款新原料的化學名是2-(十二烯-1-基)丁二酸糊精酯鈉鹽,由水解淀粉十二烯基丁二酸酐發生反應,并經過冷卻、過濾、干燥所得。相對分子質量5040,呈白色或米白色粉末狀,安全使用量為10%,主要用作起泡劑。 目前,2022年已有36個新原料完成備案/擴項,有26款原料來自于外資(包含外資公司、外資背景或者港澳臺企業),占整個備案量接近72%,如最新通過的36號原料“山芙蓉根/莖提取物”所屬的嘉文麗(福建)化妝品有限公司,系羅麗芬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旗下羅麗芬集團全資子公司,羅麗芬控股是臺商,已于2018年11月在臺灣上市。 此外,本土原料商貢獻10款新原料備案。在10款本土原料中,深圳市維琪醫藥研發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維琪科技”)貢獻2款:β-煙酰胺單核苷酸和寡肽-215;華熙生物貢獻3款:水解透明質酸鋅、水解透明質酸鈣和N-乙酰神經氨酸,而N-乙酰神經氨酸不僅華熙生物有備案,武漢中科光谷綠色生物技術有限公司在去年和今年一共通過兩款新原料備案,均是N-乙酰神經氨酸。 除了植物原料與化學原料,還有動物原料,如四川鹿鳴丘高原生態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備案的15號新原料“藏豬脂”,該公司主打藏香豬等青藏高原特色動植物,藏豬脂即是將藏豬脂肪提煉過濾而成。 如今,我國已成為世界上第二大化妝品消費市場,作為化妝品安全和功效的突破點,新原料的備案情況一直頗受行業關注。 長期以來,我國原料企業跟國際公司尚存較大差距,自2021年5月《化妝品新原料注冊備案資料管理規定》實施以來,初期我國化妝品新原料備案數量不斷增加,國產原料有崛起跡象,但從近期備案看又有放緩趨勢。 部分化妝品原料依賴于國外進口,疫情以來受到國外原材料供應商減產、航運價格高企等因素影響,出現進口原材料短缺、價格上漲情形,對化妝品制造企業的生產、銷售及業績均產生了一定影響。 于是,本土自主研發的原料一定程度上可以幫助上游企業擺脫疫情的牽制,使其更為順暢的運轉。 不過,雖然本土新原料增速放緩,但化妝品原料企業頻獲融資。 今年2月,專注合成生物學的深圳中科欣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完成了2億元B輪融資;同月,維琪科技獲得超過2億的A輪股權融資; 4月,華熙生物近日與中煤地質集團有限公司簽署《產權交易合同》,以人民幣2.33億元收購北京益而康生物工程有限公司51%的股權,成為其控股股東; 8月,資生堂中國下屬的資悅基金完成相關監管備案,開張后首筆投資就花在了江蘇一家原料企業,且資生堂宣稱該筆投資“斥資近億元”; 近日,專注于美妝個護領域生物活性材料創新研發和生產制造的生物科技公司——未名拾光宣布完成近億元人民幣A輪融資。 在數起原料企業融資事件中,本土原料發展的窗口期正在到來。 東耳觀點:據相關數據顯示,我國功能性護膚品市場規模2017年達到625億,占國內化妝品市場20%,預計至2023年接近800億元,已成為國內品牌爭相布局的焦點。 所以,無論是本土化妝品市場內推自我前進,還是消費市場倒推上游變革,化妝品企業的科研創新都迫在眉睫。 而化妝品創新的源頭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原料創新,原料的多樣性對于行業發展至關重要,同時,化妝品原料也是企業內在競爭力的優勢。更具多樣性、獨創性的新原料能夠進入市場,無疑是對全行業發展的有效助力。
東耳文傳倡導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未經許可,任何人不得復制、轉載、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網站的內容。如發現本站文章存在版權問題,煩請提供版權疑問、身份證明、版權證明、聯系方式等發郵件至614638114@qq.com,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