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option id="kkggk"><option id="kkggk"></option></option>
    <table id="kkggk"><kbd id="kkggk"></kbd></table>
  • 雙十一你媽和女朋友同時掉水里,你先給誰蓋樓?
    2020.07.29    
    分享至:
    新聞簡介:人類非正常行為研究院
    敷著祛眼袋面膜,苦熬零點搶購,

    看直播種草為省錢,花錢“買樓”蓋樓再得獎金,
    為滿400減50湊了萬元大單?

    這其中有你嗎?聚焦2019雙十一,東耳文傳推出系列報道《人類非正常行為研究院》,看看為了網購“省錢”,消費者在線上都做了哪些人類“非正常行為”?

    0.1.jpg

    /

    耗子既不是某寶賣家也不是阿X員工,但借著雙十一他還是小賺了一筆。

    憑借廣泛的朋友圈和優良的“厚臉皮”精神,耗子依靠“買樓”賺了幾百大洋,為他今年的雙十一買買買奠定了部分物質基礎。

    今年的雙十一,天貓玩起了蓋樓大挑戰活動,至11月9日晚結束。所謂蓋樓挑戰,就是天貓“雙十一合伙人瓜分20億”的活動,具體則是由5人組成隊伍,通過天貓平臺隨機對抗,以等級高低判定輸贏。通過賺取“喵幣”,成員可以為自己蓋樓,喵幣越多樓越高,等級也就越高。

    01.jpg

    耗子對我說,通過蓋樓大挑戰,他一共獲得了52.56的個人紅包,但借著賣樓,他則足足獲利了300大洋。

    標題的問題也不必擔心,他沒有女朋友。

    03.jpg


    奇怪奇怪真奇怪 雙十一竟有這買賣

    04.jpg

    有蓋樓的,有賣樓的,也有買樓的。根據央視財經對蓋樓助力的中介調查得知,花錢買樓的多是26——28歲的人,參與賣樓的大多為大學生和家庭主婦。

    “我本來是不關心這種無聊游戲的,但為了討女朋友歡心還是花了200塊幫她買樓。”

    “蓋樓玩的就是一個勝負心,賺錢還是虧本并不重要。”

    通過走訪身邊參與買賣樓的朋友,小耳朵大嘴巴發現,蓋樓這事從原本的賺取對抗獎金變成了單純的勝負心之戰,參與賣樓與買樓的消費者就跟上班一樣,掐點賣樓,掐點買樓,掐點蓋樓。

    更有甚者,因為拉力助力失敗,耗費整修總結出了整整4頁的經驗教訓,并分發給親朋好友安排任務。

    05.jpg

    與往年一樣,今年的雙十一線上依舊鉚足了勁營造狂歡的購物氣氛。不可否認,這種全民參與全民狂歡的游戲的確營造出了線上大促的緊張氛圍。然而,何時購物已經與“硝煙”、“緊張”這類字眼聯系在一起了?


    逐漸“拼”化 雙十一 我看不懂了

    除了蓋樓挑戰,細心的買家應該發現了今年天貓發放優惠券方式的改變。一改以往直接發布滿減優惠券的方式,今年的滿減形式的確不夠給力。

    滿50-50、滿100-100、滿150-150……你以為優惠券這么好拿嗎?不,你得拉下老臉,把分享鏈接發給朋友圈好友,通過多個好友助力才能獲得優惠。通常來說,獲得優惠券的速度等同于你在朋友圈中刷臉面值的大小。有些自從加了好友就不再聯系的“朋友”竟也通過優惠助力重拾聯系,再往后的聯系大概就是過年時候的集五福了。

    06.jpg

    今年天貓發放優惠的這一形式不由讓人想起了某多多,俗話說得好,要想看一個人過得有多落魄就看他有沒有給你發過拼夕夕的鏈接,如今看來,雙十一也是一個判定“貧富”的標準。

    往年的雙十一頂多是個數字游戲,拿著計算器總能把這些優惠算清楚,但是今年不行了。除了滿減,還得算上“臉面錢”,以往的朋友都數字化“赤果果”擺在面前。小王面值1塊,小李面值2塊,小丁比較值錢,5塊……



    定金不退 雙十一的底氣這么足?

    這兩年,線上雙十一為了拉長整場大促的時間軸,提前半個月就在商品頁顯示預售信息,并通過“預售前X名免定金”、“預售前X分鐘送XX”等措施吸引消費者在短時間內預付定金。

    在付完第1筆預售定金的時候,小耳朵大嘴巴突然反應過來,有這時間等,為啥不去線下逛逛?一件秋款衛衣,從氣溫25度等到了5度。

    在天貓雙十一年年突破銷售業績的大光環下,天貓似乎也已經意識到了線上大促對消費者吸引力減弱的事實。

    熬夜“剁手”、漫長等待、絞盡腦汁計算優惠,消費者在一層又一層的精神剝削和刷臉得優惠的游戲中,對線上狂歡已經喪失了最初的興趣。與往年狂熱的購買潮不同,今年的消費者面對線上大促更顯冷靜,“即使力度再大,不是剛需也不買”的購物心態逐漸占據上風。

    07.jpg

    “每年都要提前半個月算價格,高考數學都沒這么難。”

    “每年的游戲都太磨人,總拿友情換獎金,不劃算。”

    “套路太多了,還不如線下實體店來得爽快。”

    “以前線上雙十一的優勢在于價格,現在線上線下價格都差不多,線下還有服務,我已經轉投線下了。”

    “磨了半個月,總算想出了一件需要買的東西。為了不讓購物車是空的,我也是很拼。”

    小耳朵大嘴巴的身邊,已經出現了越來越多對線上雙十一不敏感的年輕人。

    08.jpg

    線上大促,本是為了讓利消費者。隨著一年一年又一年,“價格優勢不明顯”、“退貨率高”等負面消息,雙十一對消費者的吸引力已經越來越小。

    09.jpg

    此番天貓通過助力、分享的方式,拉動更多消費者主動或被動參與線上狂歡本不置可否,但似乎,這種方式違背了最初的想法。造節可以是商家促銷的優勢,但過度營銷、對消費者需求的錯誤解讀也必然會讓消費者對大促疲軟。更何況,“618年中大促”、“中秋大促”、“雙十一大促”、“年貨節”、“女神節”……應接不暇的線上大促已然讓消費者挑花了眼。

    回歸消費本質,服務消費需求。這不僅是線下實體商家需要學習的課題,更是當下線上電商們需要好好思考的問題。


    【版權提示】

    東耳文傳倡導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未經許可,任何人不得復制、轉載、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網站的內容。如發現本站文章存在版權問題,煩請提供版權疑問、身份證明、版權證明、聯系方式等發郵件至614638114@qq.com,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

    美美與共 東耳文傳

    地址:浙江省金華市永康街697號

    郵箱:mucheng2009@foxmail.com


    Copyright ? 2020  版權所有版權所有東耳(金華)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ICP備12027953號-5

    • 微信公眾號
    • 東耳頭條號
    關注我們:
  • 首頁
  • 聯系電話
  • 返回頂部
  • 跳過
  • <option id="kkggk"><option id="kkggk"></option></option>
    <table id="kkggk"><kbd id="kkggk"></kbd></table>
  • 又长又大又粗又硬3p免费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