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來,中國提出了“雙循環發展戰略”,內循環可以減少對外部不確定因素的依賴,外循環可以增加對外部有利條件的利用,雙循環加持下,內外循環相互激發促進,可以實現市場的有效創新,提高產業的競爭力和發展潛力。
雙循環發展戰略同樣適用于美妝行業,在外產業通過原料創新、配方創新與消費者交互,給予行業發展動能,在內不斷創新優化美妝法規也在發揮越來越大的作用,推動市場持續改革,賦以新風,為發展錨定方向。
東耳文傳根據公開資料不完全整理發現,2023年全新發布、實行的法規總計20條,涵蓋原料管理,“一號多用”電商監管等重點問題,兒童化妝品、醫療器械與牙膏等重點品類監管優化,化妝品規范優化等方向,更多是對《新條例》的細化與延伸,在法規標準化、體系化、集成化、人性化發展的道路上再進一步,為美妝行業走進新周期做好了準備。

2023年,牙膏、兒童化妝品、醫療器械等重點品類得到了進一步的細化監管。
一是牙膏品類。

《化妝品監督管理條例》(以下簡稱:《新條例》)第七十七條規定,牙膏參照本條例有關普通化妝品的規定進行管理,牙膏備案人按照國家標準、行業標準進行功效評價后,可以宣稱牙膏具有防齲、抑制牙菌斑、抗牙本質敏感、減輕牙根問題等功效。
換言之,《新條例》規定,牙膏歸屬于普通化妝品,需要備案,但可以在功效評價后進行一定的功效宣稱,這一點在2023年3月23日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發布的《牙膏監督管理辦法》中得到了進一步明確,且表示自2023年12月1日起實施,自此開啟了牙膏品類的監管新時代。
至2023年9月25日,國藥監再度推出牙膏品類法規,以《牙膏備案資料管理規定(征求意見稿)》和《關于貫徹落實牙膏監管法規和簡化已上市牙膏備案資料要求等有關事宜的公告(2023年第124號)》,對牙膏品類的備案流程予以規范,并根據實際放松了牙膏品類的備案資料要求,在2024年7月1日前按要求完成產品標簽更新的前提下,企業能夠有效降低牙膏產品需要備案這一變化帶來的成本所造成的問題。
除上述內容外,11月24日,中檢院發布公開征求《牙膏的PH測定》(征求意見稿)等20項檢驗方法或有關要求,進一步對牙膏品類的安全問題進行規范,也有望推動牙膏市場進入新一輪的洗牌期。
二是兒童化妝品。

2022年,國藥監已經為兒童化妝品特別推出《兒童化妝品監督管理規定》(詳見東耳文傳此前報道《“標準分齡”,兒童化妝品再出新規》),對兒童化妝品的基本要求、產品名稱及相關資料要求、產品配方及原料使用要求、產品執行標準要求、標簽要求、產品檢驗報告要求、安全評估報告要求等進行了明確規定,并提出采取“分齡”標準,以強化約束,極大保證了兒童化妝品在2023年的規范發展。
在此基礎上,兒童化妝品在2023年5月1日完成了“小金盾”標志的標注,使得《兒童化妝品監督管理規定》更順利地實施,也降低了消費者的購物決策成本,能夠以最清晰直觀的視覺輸出幫助消費者選購有安全保障的兒童化妝品。
同時,2023年8月31日起施行的《兒童化妝品技術指導原則》對于兒童化妝品的注冊備案工作再度細化,不僅對原料使用作出特殊要求,還提高了微生物、理化指標、技術規范、產品執行標準等指標要求,要求考慮分齡設定科學、合理指標范圍,提高市場準入門檻。
三是醫療器械。

對于醫療器械,國家藥監局曾發布“關于調整《醫療器械分類目錄》部分內容的公告”,對部分醫美產品監管類別作出調整(詳見東耳文傳此前報道《水光針轉“正”,目前僅有三家企業合規》),其中公告明確要求的“自2024年4月1日起,射頻治療儀、射頻皮膚治療儀類產品未依法取得醫療器械注冊證不得生產、進口和銷售”的細則,直接導致大量家用美容儀品牌在2023年降價拋售旗下產品,也推動了美容儀產品在2023年迎來超高業績爆發。
數據顯示,2023年前11個月,抖音TOP20美容儀總GMV高達86億,僅在雙11期間,美容儀品類整體增長超800%,其中極萌品牌增長29481%,而據公開信息,該品牌同樣未能取得Ⅲ類醫療器械證。
可以預料,伴隨著相關法規的接連落地,以上重點品類的消費賽道將迎來全新市場格局。

《新條例》出臺影響下,美妝產品在安全要求、功效宣稱等方面得到了有效約束,國妝正從“講故事”向“講事實”發展,而在2023年,美妝法規作為制度創新的重要組成部分,也在產業自主創新上起到了重要的引導、推動作用,進一步鞏固美妝產業的雙循環發展。

《新年第一罰!美白祛斑或將成監管重點》一文中,東耳文傳就有提到,在近年多地市場監督管理部門公布的化妝品監督抽檢中,美白祛斑類產品在不符合規定化妝品中占比較高,且一向是美妝監管的重災區,面對此類“老大難”問題,監管部門也在不斷完善法律法規,規范行業發展,最值得關注的是,2023年新推出的法規不僅注重后期的產品安全評估和質量控制,還向上游延伸重視前期研究,從根本上減少產品安全問題的出現。
2023年3月,中檢院發布《祛斑美白化妝品研究技術指導原則(征求意見稿)》以及《祛斑美白化妝品功效原料研究技術指導原則(征求意見稿)》,強調祛斑美白類化妝品屬于特殊化妝品,其功效原料的風險程度相對更高,企業應在前期研發階段就圍繞原料開展研究評價工作,以確保安全性和有效性。
而作為抽檢重點成分,美白祛斑類產品的抽檢力度也在不斷加大,2023年8月,國藥監甚至發布《關于將油包水類化妝品的PH值測定方法等21項制修訂項目納入化妝品安全技術規范(2015年版)的通告》,其中11種“祛斑美白劑”和熊果苷等檢測方法的明確,進一步深化監管,填補了祛斑美白成分檢測方法監管的空白。
法規的優化不僅限于祛斑美白品類,在發現企業提交的大部分原料安全信息存在各種不規范問題,影響原料送報流程進度,企業成本壓力大幅增加的情況下,國藥監提出《國家藥監局關于進一步優化化妝品原料安全信息管理措施有關事宜的公告(2023年第34號)》,放松了企業需要提交的資料要求,由原來全部原料強制性提供附件14或報送碼,改為允許其他原料的原料安全信息資料由注冊人、備案人存檔備查,關聯原料商提供的報送碼也可以選擇采取自行填報原料安全信息資料的方式進行報送。
此外,新品需提供配方中全部原料安全相關信息的時間點也進一步延長,從原來的“2023年1月1日起”延長至“2024年1月1日起”,讓企業合規化的流程更人性化。

除產品層面的法規優化外,長期存在于產業鏈條上下游的重點問題,同樣成為了2023年監管的打擊重點,以市場改革掃清行業亂象。
從上游看,“一號多用”違法行為專項監測政策的出臺,無疑是2023年美業的年度熱點事件。
6月21日,中國食品藥品網發布《化妝品“一號多用”違法行為專項檢查動員部署會召開》,稱已動員各省、區、市藥品監督管理部門開展化妝品“一號多用”違法行為專項檢查工作,重點檢查“一號多名稱”、“一號多商標”、“一號多主體”等化妝品行業常見但被明確為違法的“套證”問題。

具體來看,“一號多用”違法行為違反了《化妝品監督管理條例》第三十七條第(二)項“化妝品標簽禁止標注虛假或者引人誤解的內容”,對“一號多名稱”違法行為的認定,為產品標注名稱是否導致消費者產生誤解,對“一號多商標”違法行為的認定,為產品標注商標是否導致消費者對產品質量安全的責任主體產生誤解,對“一號多主體”違法行為的認定,為產品標注主體是否導致消費者對產品質量安全責任主體產生誤解,相較于業內普遍認知的“套證”行為范圍更廣。
由于進一步明確了化妝品生產中和責任主體,“一號多用”專項檢查能夠從多方面阻擋“套證”的可能,在其震懾下,部分由于特殊化妝品許可證申請時間、經濟成本高而選擇鋌而走險的企業選擇整改。
有業內人士透露,2023年下半年特征申報數量明顯增長,這也能表現出“一號多用”專項檢查等執法行為對于行業發展的引導作用,也能夠在一定程度上解決市面上存在的化妝品質量問題。
從下游看,《化妝品網絡經營監督管理辦法》《互聯網廣告管理辦法》等電商監管新法規的出臺,則讓監管部門的“法網”追趕上了消費品行業的渠道發展速度。

一方面,2023年9月1日施行的《化妝品網絡經營監督管理辦法》進一步明確了化妝品電子商務平臺經營者應當依法承擔平臺內化妝品經營者管理的多項責任(相關內容詳見東耳文傳此前報道《定了!首部化妝品電商“基本法”》),強調平臺責任,協同監管,并要求不能“一刀切”式協管,要求平臺對于信息記錄和懲處信息的披露需公示一年,以更全面的姿態收緊了化妝品網絡經營的監管。
另一方面,2023年5月1日起施行的《互聯網廣告管理辦法》也對廣告主的責任進行了明確,以發布行為作為認定標準,細化了互聯網平臺經營者的責任,強調互聯網廣告應當具有可識別性,即顯著標明“廣告”,要求直播間運營者、營銷人員責任到人,讓消費者在接受“種草”信息、觀看直播帶貨時,能夠得到法律保障。
法規施行下,近年來網絡經營化妝品的質量安全頻發、抽檢不合格率、風險監測問題發現率均顯著高于傳統銷售渠道的亂象將得到有效遏制。
東耳觀點:中國人民大學校長、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院長劉偉曾在研討會上提到,基于“雙循環”構建新發展格局的關鍵在于創新。
一提升自主創新能力,不斷突破關鍵核心技術,擺脫技術層面的“卡脖子”問題、提高國際競爭主動權;
二是制度創新,持續深化市場化改革,全面創新制度和體制機制,激發高質量發展的新動能。
聚焦美妝行業,美妝法規在原料新成分方面鼓勵創新,推動新成分備案迎來新高,其寬進嚴出、細化章程等優化措施,也在讓化妝品行業監管保證權威性、有效性的同時,兼顧人性化。
站在新時代的大門前回望,2023年是美妝法規從建立、完善到優化、互相協同的關鍵一年,伴隨著重要的法規監管措施一一落地,美妝行業正邁入雙循環新階段。
東耳文傳倡導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未經許可,任何人不得復制、轉載、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網站的內容。如發現本站文章存在版權問題,煩請提供版權疑問、身份證明、版權證明、聯系方式等發郵件至614638114@qq.com,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