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美妝電商服務商涅生科技宣布計劃撤回北交所上市申請,主動終止IPO。
2024年開年不到一月,涅生科技已是第二家主動終止IPO的美妝企業。

根據涅生科技所發布《關于撤回向不特定合格投資者公開發行股票并在北京證券交易所上市申請材料的公告》內容,對于撤回上市申請,涅生科技表示是公司綜合考慮當前經濟環境態勢及行業監管政策等因素,經綜合考慮與審慎分析,擬調整上市時間計劃作出的決定。公司表示目前公司經營正常,不存在影響公司持續穩定經營的重大不利事項。
01.
2023年營收下滑
業績不理想或為主要原因
涅生科技于2023年11月30日向北交所提交上市申請,不過尚未獲北交所受理。在撤回上市申請獲北交所同意后,已于1月18日起復牌。
官網顯示,涅生科技成立于2012年,系中國首批全渠道電商運營機構,在美妝、美容個護、母嬰保健、快消食品及進口電商領域布局深耕,操盤50多個國內外知名品牌。
歷經10余年的發展,目前涅生科技業務已覆蓋電商零售、線上渠道分銷、線下渠道分銷、電商代運營、內容營銷等業務。

在美妝行業,其合作的品牌有丸美、卡婷、韓后、悅詩風吟、呂等。
數據顯示,電商零售為其第一大業務,2021年營收1.24億元,占比43.82%;渠道分銷為其第二大業務,2021年營收0.9億元,占比31.79%。
其中,在電商零售業務,韓后為其第一大品牌,2021年貢獻營收超6209萬元;而在電商代運營業務,歐詩漫為其第一大品牌,2021年貢獻營收693萬元。
在涅生科技此前公開轉讓說明書顯示,韓后以及其他兩個品牌(未透露)是公司拉動收入和利潤增長的三個主要品牌。


業績方面,2023年前三季度,涅生科技營收超2億元,同比下滑12.26%;與其2022年業績相比確實并不理想:2022年涅生科技實現營收2.91億元,同比增長3%,凈利潤3135萬元,同比2021年的1385萬元大增126%。
據悉,企業主動撤回IPO申請,或有兩個主要原因:第一,可能是企業的經營狀況出現了一些根本性的變化。如部分企業的業績情況發生較大轉變,業績下滑導致其不再符合上市要求,因此主動撤回IPO申請;第二,或是企業的申報材料存在較大瑕疵。企業意識到問題后,主動撤回申請,避免因“闖關不過”留下不好的印象,從而導致后續更加嚴格的審核。
有行業人士彼時就曾公開表示,“主動撤回IPO,通常是企業和中介機構內部溝通后,認為繼續推動上市的難度很大。”
涅生科技目前公開的2023年業績可以從側面反映出,營收下滑也許是其終止IPO的主要原因。
02.
IPO撤回申請“升溫”
多家美妝企業主動終止
過去這年,美妝行業的上市征途表現并不理想。目前行業監管趨嚴、IPO相關標準不斷提升,這大概也是企業IPO難度大的一大市場背景原因之一。
1月初,毛戈平申請撤回發行上市申請文件,成為今年首家終止IPO的美妝企業。長跑七年,這也意味著毛戈平IPO第三次沖擊資本市場失敗。
2023年,也有多家企業撤回IPO申請,比如面向外資化妝品品牌的電商綜合服務商拉拉米、護膚品牌蜜思膚、化妝品集團環亞、多肽化妝品原料商湃肽生物等。
此外,多家企業主動撤回IPO申請也透露出一個重要信號,在注冊制改革向全市場推進的過程中,監管層已嚴把上市審核“入口關”。
2023年8月,我國財政部、證監會以及三大交易所共同推出了一項旨在活躍資本市場的“政策組合拳”。此舉包括印花稅減半、IPO與再融資階段性收緊、規范減持以及降低融資保證金比例等四大舉措。12月,證監會修訂發布《公開發行證券的公司信息披露編報規則第15號——財務報告的一般規定》《公開發行證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解釋性公告第1號——非經常性損益》等新規,提高了上市門檻,讓審核進一步趨嚴。
此外,2023年8月27日,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也明確提出,“階段性收緊IPO節奏,同時加大對IPO的審核和監管。”
目前,無論從IPO申報受理、注冊生效還是撤回數量來看,擬上市企業已經被迫普遍進入了融資“冷靜期”,對沖擊資本市場的節奏安排也有了更多的理性觀察和形勢判斷。
據網絡公開數據,2023年,已啟動IPO的20家中國美妝相關企業里,有5家成功闖關,4家IPO受阻處于中止或終止狀態,另外11家均在輔導備案或招股書審核的過程中。
跳出美妝行業,放眼整個全球市場的IPO活動都處于放緩、降溫的趨勢。2023年6月,安永發布了《中國內地和香港1PO市場》報告,報告顯示,全球上半年IPO活動持續放緩,共有615家企業在全球上市,籌資609億美元。與2022年同期相比,IPO數量和籌資額分別下降5%和36%。
東耳觀點:美妝行業正在經歷陣痛期,IPO市場嚴峻、融資量減少、馬太效應凸顯等多個細節都能看出這點。
蕭條意味著艱難和痛楚,但蕭條可以成為企業再次飛躍的臺階。在市場情緒低迷的大背景下,企業也極需沉淀內功。
“打鐵還需自身硬”,企業要想成功上市,需要針對盈利能力、研發生產能力、營銷費用占比等資本市場關注的重點進行重點提升,優化內部組織結構,規范經營管理,及時補齊漏洞及短板,發展產品力、品牌力、科技力齊頭并進。
東耳文傳倡導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未經許可,任何人不得復制、轉載、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網站的內容。如發現本站文章存在版權問題,煩請提供版權疑問、身份證明、版權證明、聯系方式等發郵件至614638114@qq.com,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