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2日,美瞳ODM代工廠商上海蒂螺醫療器械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蒂螺醫療”)宣布完成C輪融資,融資金額未披露。
本輪融資由海達投資領投,老股東君聯資本持續超比例追加投資,資金將用于三類醫療器械彩色隱形眼鏡的研發和擴產項目。

目前,蒂螺醫療已完成四輪融資。2023年年中,蒂螺醫療同東方投行簽署上市輔導協議,目前公司已啟動A股IPO進程,甚至有可能成為“美瞳第一股”。

01.
深耕行業
與多家頭部美瞳品牌合作
據悉,蒂螺醫療成立于2017年,主要從事三類醫療器械彩色隱形眼鏡(簡稱“美瞳”)的研發、生產和銷售工作。據悉,上海蒂螺已與可啦啦、上海加亮、美目美佳、Sweet Color等頭部美瞳品牌均達成合作,其每月可推出新款設計超1000款,產品設計轉化率約30%。
蒂螺醫療為集團公司總部,下設5家全資子公司,1家控股子公司,分別為吉林瑞爾康隱形眼鏡有限公司、蘇州瑞爾康科技有限公司、蘇州科羅迪商貿有限公司、上海蒂螺維珍醫療器械有限公司、韓國福蔻株式會社、西安科詩美光學科技有限公司。蒂螺集團在上海、吉林、蘇州、西安、韓國均設有研發、生產和銷售中心。
其中,上海蒂螺維珍醫療器械有限公司是其未來最大的生產基地,廠房面積68000平,年產能或可達10億片,預計2024年竣工,2025年投產。

根據品牌官網信息,蒂螺集團目前擁有9個三類醫療器械注冊證,涵蓋日拋、月拋、半年拋、年拋等隱形眼鏡全產品線產品,且其中8個為彩色隱形眼鏡醫療器械注冊證,1個為普通隱形眼鏡醫療器械注冊證。
此外,蒂螺集團擁有業內獨有的7色和珠光彩片注冊證,可以最大程度發揮公司的設計優勢。蒂螺集團每月可推出新款設計1000余款,產品設計轉化率高達30%,設計能力處于國內領先地位。
同時,蒂螺醫療具備全模壓和半模半削的工藝,能同時滿足日拋和長期拋的工藝需求;再輔以內面覆膜工藝,使得色素層不與眼球接觸,提升了安全性;并且,蒂螺醫療具備更復雜的光學設計和加工能力,可更精準地加工散光鏡片,生產工藝的靈活度較高。
據悉,蒂螺集團目前正在快速發展階段,未來五年將加快各公司擴產項目建設,具體包括在上海建設新工廠,在吉林進行擴產,在蘇州地區建設研發和生產中心,在西安地區建立生產中心,在韓國研發新產品并進行擴產。
君聯資本董事總經理周瑔曾表示:“我們非常看好這個行業的長期商業價值,蒂螺作為國內美瞳制造商,擁有齊全的美瞳醫療器械注冊證和深耕美瞳行業十多年的設計團隊,為下游品牌客戶打造契合亞洲市場需求的美瞳產品。未來有望不斷提升其在國內市場乃至亞洲市場的占有率,成為值得國人驕傲的國產品牌。”
02.
快速崛起的美瞳市場
正在打磨技術核心競爭力
2020年起,美瞳行業開啟爆發模式,終端銷售額達200億,過去五年的復合年均增長值高達41%。據相關數據顯示,2025年美瞳行業市場規模將達500億元,相比日本接近35%的滲透率,中國只有7.5%。中國市場廣闊,但滲透率極低。
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詢)數據顯示,隱形眼鏡在中國的發展時間較短,滲透率相對較低。但中國消費者的美瞳產品使用頻率和時間正在延長,并且在選購美瞳產品時對健康相關的關注度逐步提升。
實際上,除了擁有消費品屬性,美瞳也是一種三類醫療器械,美瞳的材料學、光學設計和生產工藝均具備較高的技術門檻,是受到歐美和臺灣企業壟斷的細分醫療器械行業,國內廠商很少具備生產端的核心競爭力。
但雖然國內美瞳產業起步較晚,工藝創新、批量生產等多方面受限,行業的入局者也在加強在技術層面的建設。
目前,蒂螺醫療持有的內面覆膜專利技術等專利,在彩色隱形眼鏡鏡片的設計和生產等綜合能力方面在行業中處于優勢。據悉,上海蒂螺已全面掌握有機硅單體及親水單體制備方法,擺脫了當前國外在硅水凝膠原材料端的封鎖。
海達投資合伙人陳巧也十分看好蒂螺醫療的研發實力:“蒂螺在硅水新材料研發、花色設計、產能規模和質量成本等各方面,均達到行業領先水平,已逐步發展成為該細分行業的龍頭企業。”
本土美瞳行業在品牌端及生產標準化方面正在逐步轉型升級。比如,此前頭部品牌可啦啦深刻洞察到行業中存在的產品同質化和質量參差不齊的問題,積極響應并主導行業標準的制定。可啦啦牽頭起草了國內首個彩瞳質量安全規范團體標準《彩色隱形眼鏡質量安全規范》,并且該標準于2024年1月19日由中國國際經濟技術合作促進會正式發布于全國團體標準信息平臺。

此外,美瞳品牌也在向上游環節深入,可啦啦和工廠源頭共創,共建實驗室進行探索。另外,4iNLOOK母公司美目美佳正在重點圍繞供應鏈建設和創新視光產品研發開展業務布局,已開始打造全球領先的創新隱形眼鏡研發、生產基地。
東耳觀點:2023年,美妝行業的投融資遇冷,數量、金額也出現了不同程度的收縮。但在各品類中,醫美、醫療器械這一類目仍獲得資本較大關注。
從蒂螺醫療頻頻獲得融資與投資方評價可以看出,科研技術始終是發展之本。在監管進一步趨嚴的情況下,生產商與品牌齊頭并進,有助于進一步助力美瞳生產打破國外壟斷,推動行業健康正向發展。
東耳文傳倡導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未經許可,任何人不得復制、轉載、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網站的內容。如發現本站文章存在版權問題,煩請提供版權疑問、身份證明、版權證明、聯系方式等發郵件至614638114@qq.com,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