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李佳琦不當言論引發消費者眾怒事件已經過去將近一周,但在各種衍生二創的娛樂挖苦之下,非但沒有平息,反而傳播范圍越來越廣。并且,隨著老牌國貨現身展開商戰,輿論進一步延伸至對“童年回憶”又活了的關注。
這場商戰由蜂花打響第一槍,9月11日,李佳琦直播道歉的當晚,蜂花連夜在抖音直播間上架79元洗護套餐,并下場玩梗“一花西幣可換五斤半蜂花”,直擊熱點。蜂花官方賬號在相關事件貼下評論,蜂花可以撿一點粉絲嗎?引發網友關注,隨后蜂花官方抖音賬號兩天漲粉80多萬,7次登上微博熱搜。
后續,多個國貨品牌一拍即合,組成國貨聯盟共迎這潑天的富貴。
01.
營銷老手蜂花VS傲慢李佳琦
如果說,李佳琦的言論是社會達爾文主義擁躉的體現,他強調以個人努力獲得超越常人的成功與財富后,將自己放在了千萬消費者的對立面,引發眾怒。那么,蜂花的品牌形象建設與營銷則是貫徹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接地氣原則。
這個看起來艱難、樸實、良心的品牌,卻是微博熱搜的常駐選手,擁有連續三年登上熱搜榜一的戰績。
2021年“雙11”期間,“蜂花疑似倒閉”相關詞條沖上微博熱搜,引發了網友對老牌國貨洗護品牌的同情,抱著拯救國貨的情懷,出現一波野性消費。有數據顯示,2021年11月之后,蜂花抖音的銷售額達到了1500萬元,是前一個月的7倍。當年,蜂花的銷售額突破了10億元。
2022年5月17日,蜂花再次引起關注,網傳蜂花董事長親自直播,并含淚表示蜂花不是雜牌,一直受外資企業打壓,37年無違規,10年來僅僅漲價2元錢,蜂花再次上了熱搜。這次熱搜同樣帶來了流量,5月18日當晚,蜂花直播間人數暴漲幾十倍,超16萬人。隨后,蜂花官方辟謠稱,老板最近在忙,暫時沒時間直播。
雖然都是相同的喊窮道苦策略,但是有品牌在幾十年打下的口碑基礎,消費者仍舊愿意為了“窮且良心”的國貨買單。
這一次,蜂花在前期鋪墊的良好形象之下選擇“主動才有故事”,再次成功博得關注。并且,蜂花在接住流量后,順勢將流量引向了更多與蜂花相似的品牌手中,巧用眾人拾柴火焰高的打法,利人利己。
02.
國貨抱團取暖
聯合打造生態圈
在蜂花產品賣斷貨后,蜂花直播間里就開始賣其他品牌的產品,白玉牙膏、鴻星爾克的運動鞋、蜜雪冰城的飲料等商品紛紛亮相,接收到蜂花釋放的信號后,各大國貨品牌開始聯動。
9月13日,多個國貨品牌的抖音直播間開啟了大型聯合直播活動,蜜雪冰城的直播間迎來了今麥郎、加多寶、粒上皇等品牌連線直播,蓮花味精也與倍舒特、喜之郎、光明等老牌國貨一起直播。
鴻星爾克的直播間放著蜜雪冰城的BGM,主播吃著白象方便面,喝著匯源果汁,一邊推銷自家的運動鞋,一邊用蜂花洗頭,甚至還拿鞋底在頭皮上反復揉搓。如此拼的直播方式,使#鴻星爾克主播拿鞋用蜂花洗頭發 詞條迅速沖上熱搜。
國貨聯盟就此將公眾情緒頂到了高峰,有用戶建議國貨品牌聯合形成“國貨聯盟”,發布79元打工人抽獎套餐大禮包,將9月11日改為國貨購物節。
這一波聲勢浩蕩的聯動將另一老字號品牌郁美凈喚醒,連夜注冊抖音賬號,上架40多款產品,#郁美凈終于通網了 登上抖音社會榜熱搜,截至9月15日發稿前,郁美凈抖音旗艦店從0粉漲至103.6萬粉絲。
總結這一批老牌國貨的形象,基本上都是擁有幾十年品牌歷史,大眾消費品定位物美價廉,被淹沒在新國貨營銷崛起時代,老牌、低調但是良心。當印象中有些老舊的品牌與5G沖浪式營銷碰撞,會產生預期違背的新奇與喜感,快速吸引年輕人關注、調侃、消費,形成輿論場。
品牌選擇聯合,也是相互借力為熱度再添一把火,提高各自曝光度的同時,打造老牌國貨生態圈,增強國貨品牌的整體實力和競爭力。從營銷角度看,這是一種老品牌在新場域的全新嘗試。
03.
消費者的逆反狂歡
狂歡之后何去何從?
細論這場國貨聯動,實則是消費者逆反的狂歡,被成功人士隔岸觀火“訓誡”后的憤怒,轉接到與其相反的普通、貧窮卻苦苦支撐的品牌上,成為消費者自我的投射,野性消費中飽含著對于新國貨一派的反擊,宣泄對于國貨溢價的不滿。
可以看出,消費者不再接受填鴨式教育,也不喜歡品牌教人做事的傳播態度。于是,用自發、自主地選擇方式去支持他們認為值得支持的國貨,低成本獲得精神反叛的快樂。
這也反映出了,當下消費者對于新國貨品牌價值感的認同較低,以及經濟下行之下的消費觀,只花錢購買自己覺得值的產品。品牌需要思考流量轟炸的新國貨模式營銷是否透支掉了消費信任,以及妖魔化了營銷二字的形象,使消費者避之不及。
如果拋開消費情緒來看,單純以克重評判產品價值,無視產品成本結構,用料好壞,配方與生產工藝、產品包裝等綜合因素。如許多專業人士所言,產品論斤賣,對于化妝品行業并非好事。
并且,從目前的事件風向看,多數消費者仍保持著國貨等于平價的認知,尤其是在國貨聯盟后。但國貨只能平價這種單一的評價體系顯然不利于國貨整體發展,中國品牌應當有完整的價值階梯,才能形成健康的商業生態。然而,回歸到本質,還是需要品牌拿出能使消費者滿意的產品,從產品品質、科研、社會價值上下功夫,提升品牌價值感。
東耳觀點:從花西子被審視、完美日記轉型被質疑,到聞獻跨界時裝被指抄襲巴黎世家,新國貨的低中高端品牌都迎來自己的發展困境。而老國貨在狂歡之后,也會逐漸回歸平淡,在消費者恢復理性后,促成最后交易,拼的還是品牌力和產品體驗。
東耳文傳倡導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未經許可,任何人不得復制、轉載、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網站的內容。如發現本站文章存在版權問題,煩請提供版權疑問、身份證明、版權證明、聯系方式等發郵件至614638114@qq.com,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