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option id="kkggk"><option id="kkggk"></option></option>
    <table id="kkggk"><kbd id="kkggk"></kbd></table>
  • 最高補助500萬!官方助力合成生物產業加速發展
    2023.09.15    
    分享至:
    新聞簡介:產業化布局

    9月12日,杭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廳發布“關于印發支持合成生物產業高質量發展若干措施的通知”。


    通知顯示,為加速提升杭州市合成生物領域的研發創新水平,構建合成生物“科技研發—成果轉化—產業集聚”的經濟發展新模式,完善合成生物產業生態體系,打造合成生物領域的產業集群創新高地,搶占合成生物產業發展先機,特制定支持合成生物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措施。

    早在2023年年初,浙江省政府就出臺《關于培育發展未來產業的指導意見》,將合成生物列為9個優先發展的未來產業之一。可見合成生物領域已成重點發展產業,也將助推化妝品新原料研發生產。

    01.

    提升合成生物創新研發能力

    布局產業集群發展

    《措施》主要從提升合成生物創新研發能力、促進合成生物產業集聚發展、健全合成生物生態服務體系等方面促進該領域高質量發展。

    在資金補助上,對獲得國家、省重點科技專項單位,按國家、省實際到賬資助經費的25%給予資助,資助金額最高不超過500萬元;對經認定的合成生物企業,當年研發投入超過1000萬元的,經評審按研發投入的10%給予資助,單個企業每年資助金額最高不超過500萬元。


    在產業集群發展方面,《措施》提出支持生物類醫療美容產品產業化。積極發展肉毒桿菌素、重組人表皮生長因子、重組Ⅲ型人源化膠原蛋白凍干纖維、透明質酸醫用修復敷料等醫療美容藥械。

    對獲得國家藥械注冊證書并進行產業化的,醫療美容藥品每個品種給予最高500萬元獎勵,三類醫療美容器械每個品種給予最高100萬元獎勵,二類醫療美容器械每個品種給予最高50萬元獎勵。

    并且,支持化妝品新原料的研發生產。對在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注冊或備案并成功納入《已使用化妝品原料目錄(2021年版)》的化妝品新原料,經核準后每項給予最高30萬元資助;對從事化妝品研發生產的企業,通過注冊程序獲得特殊化妝品產品注冊證(不包含染發劑、燙發劑等化妝品),每個品種給予最高10萬元獎勵。

    大力引育生物醫藥、生物材料、醫療美容、化妝品等領域頭部合成生物總部企業。在政策的鼓勵下,可以預計,未來醫療美容和化妝品原料賽道將會迎來一波快速增長。

    02.

    合成生物助力美妝賽道

    原料+技術才是競爭

    近兩年,合成生物領域迎來投資熱,據京谷農業智庫(JGAG)不完全統計,2022年中國合成生物學企業融資頻次至少已經達到47起,融資金額已經超過71億元,創下了新的融資記錄。

    9月初,又有一家合成生物企業——上海柯泰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完成2.5億元人民幣的B輪融資,本次融資也是柯泰亞生物成立近2年時間內完成的第四輪融資,累計完成近5億元人民幣的資金儲備。

    據公開資料顯示,我國的合成生物技術起步相對較晚但發展迅速,在應用層面更具優勢。合成生物技術在化妝品原料的開發和生產方面已經有所成就。

    如常用到的底盤細胞包括酵母菌、谷氨酸棒狀桿菌、枯草芽孢桿菌、大腸桿菌和藍細胞等,可開發的化妝品原料包括天然產物,如蝦青素、白藜蘆醇、角鯊烯、重組膠原蛋白、麥角硫因、依克多因,甚至維生素C等,也包括工業化學品如乙醇、丁醇、甘油和有機酸等。

    部分公司在制備原料的同時還創建了護膚品牌或生產醫療器械產品,向中游拓展,如華熙生物、巨子生物;中游品牌商方面珀萊雅、貝泰妮、丸美股份等化妝品公司快速入局,通過自研或合作的方式向合成生物領域拓展。

    那么合成生物學是如何為美妝領域打開想象的?

    一方面是突破生物原料限制,降本增效,讓珍稀新原料的產業化成為可能。如業內有名的國外企業Amyris利用生物合成技術合成角鯊烯,利用微生物為底盤,生產純度高的角鯊烯,后經加氫飽和轉化為角鯊烷。該公司還擁有多種小分子膚的生產能力并解決了關鍵的量產問題,目前在售合成生物物質約30種。


    國內則有合成紅景天苷,傳統獲得紅景天苷,要從生長于高寒之地的紅景天中提取。紅景天人工種植難度大、成本高,生長周期長達5-7年時間,且紅景天中紅景天苷含量很低,提取成本高達30000元/公斤。

    而通過合成生物學細胞工廠合成,則可不受原料影響,每公斤生產成本低于500元。據了解,目前上市企業中布局合成生物學最為積極的幾家公司之一的華熙生物,在抗氧化劑產品管線,就覆蓋了紅景天苷、白藜蘆醇和蝦青素等天然生物活性物。

    其次,合成生物技術能夠讓生產過程更加安全、綠色,加碼美妝企業的可持續發展進程。據悉,合成生物技術的應用可以降低工業過程能耗15%-80%,原料消耗35%-75%,空氣污染33%-80%,水污染33-80%,生產成本降低9-90%。據世界自然基金會(WWF)預估,到2030年,工業生物技術每年將可降低10億至25億二氧化碳排放。

    足夠迎合當下消費者與企業都追求的低碳、環保趨勢,能夠在保證生產過程“安全、綠色”的基礎上,加碼美妝企業的可持續發展進程。

    東耳觀點:我國在化妝品原料研發上,較落后于國外,但是近年來行業內開始關注原料端的發展,逐步加碼科研,解決原卡脖子難題,尤其是在功效原料上取得了不錯的成果。

    其中,合成生物技術作為目前最前沿的技術之一,能夠實現新原料的生產創造,提高原料的安全性、穩定性和生物活性,實現產品的創新升級,如我國在重組膠原蛋白賽道成績斐然。有好的原料和技術才能支撐化妝品品牌走得更遠,實現彎道超車的可能。


    【版權提示】

    東耳文傳倡導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未經許可,任何人不得復制、轉載、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網站的內容。如發現本站文章存在版權問題,煩請提供版權疑問、身份證明、版權證明、聯系方式等發郵件至614638114@qq.com,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

    美美與共 東耳文傳

    地址:浙江省金華市永康街697號

    郵箱:mucheng2009@foxmail.com


    Copyright ? 2020  版權所有版權所有東耳(金華)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ICP備12027953號-5

    • 微信公眾號
    • 東耳頭條號
    關注我們:
  • 首頁
  • 聯系電話
  • 返回頂部
  • 跳過
  • <option id="kkggk"><option id="kkggk"></option></option>
    <table id="kkggk"><kbd id="kkggk"></kbd></table>
  • 又长又大又粗又硬3p免费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