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天貓雙十一預售尾款期到來,雙十一物流進入高峰,由于各環節都在爭搶速度,今年雙十一訂單“當天達”、“隔日達”的情況屢見不鮮,與此同時,也有部分消費者意外遭遇“未付先送”,質疑是否系品牌或平臺為沖銷量有意為之。

01.
預售訂單激增
物流端出現“未付先送”
家住上海市的沈女士向記者反映雙十一的離奇遭遇。沈女士提供的 11 月 1 日晚訂單截圖,當天早間她已收到快遞但未簽收。
據悉,沈女士的經歷并非個例,多位消費者在社交平臺反饋都有類似遭遇,一位家住北京的消費者稱,購買的蘭蔻禮盒也出現 " 未付先送 ",快遞員送貨上門后才提醒其支付尾款。

一位天貓超市快遞員表示:“此前并未聽說這種情況,流程上也不符合規范。" 一般大促快遞付了定金后可能會發到就近的倉庫,等尾款付完再上門派送,這樣提高效率,但先送貨后收尾款肯定不符合流程,會帶來額外風險。”
02.
頭部品牌采用“預售下沉”
優劣勢顯現
據了解,由于消費者集中支付尾款會導致短期流量壓力暴增,品牌方為提升大促消費體驗,會選擇對預售進行預包,即提前把貨發到各地市的集中倉提前打包,待用戶支付完尾款后快速發貨。
從記者了解到的情況,目前有一部分規模化品牌都采用了“預售下沉”的形式,其中彩妝品牌更多,如蘭蔻、完美日記等。
即提前把付了訂金的客戶的產品包裹,發到離顧客最近的派送網點或快遞柜,待顧客支付尾款后,通過系統對接,即時發送派送指令或收件信息給到顧客,由此實現急速送達的效果。

這樣預售下沉的方式,發貨發貨信息不展示在前端,消費者付完尾款后,會開始展示物流詳情。如果訂單已經下沉到網點,顧客沒有支付尾款,系統監控到消費者未付尾款,將不會給消費者派件,訂單將會變成攔截狀態。
而今年出現的一些未付先送的訂單,就是下沉發貨的最后一環出現了問題。
一位中通云倉人士分析稱,問題可能出在品牌 ERP 系統或平臺配送政策上," 一般來說,這種情況可能是因為品牌方 ERP 系統出錯導致原本送給 A 的東西被誤送給 B,我了解這次雙十一大促 ERP 系統服務商壓力很大,對一些功能進行了調整,也不排除是平臺對部分高等級的消費者提供了特別服務,但在執行過程中出現紕漏。"
東耳觀點:預售下沉的本質是提前發貨,能幫助商家有效降低主倉的成本投入,將回款周期縮短10天以上,但是預售因為有定金交付,所有能精準提前備貨。但預售畢竟不適用于所有產品,且需要更成熟數據產品作為支撐,沒有預售定金保障的前提下,容易出現‘誤判’,這將對商家造成損失,有很多看不到的沉沒成本。
每年的電商大戰,背后也是物流大戰,品牌競爭的緯度從產品端、價格端延伸到了物流端,在未來,這將更考驗品牌與新技術的擁抱程度,與智慧供應鏈能力的結合深度的能力。
東耳文傳倡導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未經許可,任何人不得復制、轉載、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網站的內容。如發現本站文章存在版權問題,煩請提供版權疑問、身份證明、版權證明、聯系方式等發郵件至614638114@qq.com,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