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逆全球化”趨勢有所加劇,同時人口增長率逐年下降帶來了人口存量常態、市場流量逐步見頂的市場現狀。身處大變局的時代下,不同的企業,有著同樣的焦慮。
可以預見的是,像過去三十年那樣高速增長的局面難以復制,存量競爭已經正在成為企業發展的關鍵詞。2023年,伽藍集團整體以“數字驅動效率為王”為年度主題,以高質量的利潤增長為第一導向,持續追求高效率有質量的價值增長。

12月26日,伽藍集團在上海舉行了以“2024向美而生”為主題的客戶年會,與各位伽人年末相聚,總結今年以來的集團發展成果,并發布2024年的戰略規劃,展望未來。
01.
集團業績全面增長
中國經濟發展韌勁十足

疫情以來,大眾對于經濟形勢的發展常常持消極態度,但是據文科資深教授、復旦大學經濟學院院長張軍濟分析,長久以來,中國經濟增長的潛力并不低,在巨大GDP的規模上,如今經濟放緩是正常的發展趨勢,今年能夠保有5.2%最后的增長,并不算低,短期的經濟恢復相對比較溫和,但是恢復的勢頭明顯。從世界形勢來看,沒有一個經濟體像中國一樣在疫情后能夠保持平穩的增長。
其分析,從社會發展來看,人口減少的因素是不可逆的經濟影響因素,老齡化趨勢增強,養老儲蓄大幅度提升,人口紅利正在消失,消費支出減少。在多重影響下,換擋減速是我國經濟的必然發展階段,如何擴大消費需求,平衡儲蓄與支出的結構,是促進經濟發展的必修課。
落在美妝行業,化妝品是需要精耕細作的行業,需要技術研發和耐心,人才規模依舊是我國的優勢,把握潛在增速窗口期,將成為企業在大環境中沖擊的關鍵。

伽藍集團董事長鄭春穎發表了《2024向美而生》主題演講,并在會上對集團本年度的工作成果做出總結,2023年,伽藍集團營收和利潤雙雙超額達成指標,實現顯著增長,取得了亮眼的成績。

并且,今年伽藍集團切入全新母嬰賽道,推出嬰童皮膚科學功效品牌己出,聚焦嬰童皮膚痛點,開發更安全、天然、高效的嬰童產品。

伽藍集團的耕耘成果也反映在了市場數據層面,據第一財經商業數據中心首席運營官姚貝貝介紹,雖然當下國際品牌仍占據市場主流地位,但我國本土品牌擁有高增長率,同時更新換代的速度也更快,過去一年中,也出現了很多表現亮眼的國產品牌。根據凱度最新發布的《面部護膚品類品牌心智表現洞察》顯示,2023年自然堂在凱度BrandZ中國市場面部護膚品類排名中位列第六,已經連續三年為國貨品牌第一。
并且,伽藍集團獲得了2023年促進產業高質量發展專項資金“上海制造品牌”項目的第一名,全上海市僅有6家企業入選。
02.
產品科技數字科技兩手抓
以長期主義激發國妝潛力
回顧中國美妝行業快速發展起來的二十余年,市場為我們驗證出了一條真理:只有長期主義者,才能走得長遠。并且,在堅守長期主義理念之下,產品和渠道戰略也需要靈活多變,緊密跟隨消費者的需求和市場變化,才能保持企業的生命力和競爭力。
如今,中國美妝品牌依舊有很大的發展空間。中國市場本土品牌市占率僅為47.8%,對比美妝發達國家,中國美妝企業蘊藏著巨大的增長潛力,長期價值主義則是激發其潛能的重要品質。
對于伽藍集團而言,緊抓產品科技與數字科技,是公司面臨新經濟周期挑戰的應對策略。在產品科技方面,伽藍集團堅持加碼研發。據了解,其每年用于研發的投入皆高于行業平均水平。

從當下美妝市場卷研發的形勢來看,關鍵原料的技術攻關和成分上的產品價值重塑,正在幫助企業煥發新的生機。基于對研發的高度重視,伽藍集團在原料端也取得顯著成效,如2022年成功研制出極地酵母喜默因,打破了國際企業對酵母成分的壟斷,目前伽藍集團已獲得喜默因菌種的獨家保有權,并申請了包括發酵技術和喜默因酵母原料在內的微生物發酵相關專利共計17項。
此外,伽藍集團旗下嬰童皮膚科學功效品牌己出正式宣布與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達成醫研共創合作,雙方未來將在基礎研究、臨床評估、成果轉化等各領域開展全面合作,并成立“嬰童皮膚健康聯合研究中心”,將醫學護膚理念和研究成果從實驗室引入實際應用當中。
專注化妝品原料開發和功效研究,從技術上構建國貨美妝品牌的競爭壁壘,無疑是長期主義的選擇。
除了采用傳統的科研技術手段,伽藍集團還利用數字化技術,將產品研發和前沿銷售鏈接起來,獲取和分析各銷售平臺的終端用戶數據,不斷修正產品研發邏輯。這樣的研發思路更具有針對性,企業也能對市場需求的變化反應更加敏銳。并且,通過開創科學分配庫存、幫助代理商按需進貨的“一盤貨”模式,能夠挖掘出更大的業績增長潛力。
如姚貝貝分析,中國化妝品已經正式進入比拼硬實力、“卷科技”的時代,未來,擁有科技力加持的品牌將占有更多的市場話語權,伽藍集團正走在這條路上。
03.
持續踐行ESG理念
構建全新競爭力迎戰經濟周期
近幾年,大眾開始思考人與地球萬物之間的關聯,健康和環保議題熱度持續攀升,健康無害的功能性護膚品成為了越來越多消費者的選擇。

普華永道中國ESG合伙人王瑩就政策層面,分享了ESG對于企業發展的影響:“在國家政策與企業發展層面,雙碳和ESG是每個大企業繞不開的課題。2020年,正式提出中國3060雙碳目標;2021年,CGF消費品論壇的塑料廢棄物聯盟成員就可持續包裝的‘黃金設計原則’達成一致;市場監管總局于2021年8月修訂發布了《限制商品過度包裝要求 食品和化妝品》(GB 23350—2021)國家標準,于2023年9月1日起實施;今年11月,五部門聯合印發《關于加快建立產品碳足跡管理體系的意見》,碳排放核算將‘有跡可循’。”
事實上,伽藍集團在ESG方面已完成了持續的戰略部署,在社會方面,集團分別在人的可持續、文化可持續、經濟可持續三個方面持續發力,例如推出大理IP聯名款產品助力大理旅游消費市場發展、開展春蕾助學行動資助藏族女學生完成學業等。
在環境方面,分別從綠色包裝、綠色原料、綠色生產、環境保護四個方面踐行綠色美妝理念。在綠色原料方面,采用植物干細胞組培技術、微生物發酵技術、活花采香技術三項可再生的生物科技,兼顧可持續發展。

在現場,伽藍集團可持續發展委員會組長鄭春穎、副組長陳娟玲,與普華永道ESG服務合伙人王瑩還共同揭曉了2030可持續發展戰略目標的發布。可以看出,伽藍集團在產品端與營銷端共同發力,將ESG理念融于細微處,打造出安全、綠色、具備人文關懷的品牌形象,助力品牌的可持續發展。
鄭春穎表示:“經過四年全面轉型,伽藍已經從一家傳統企業成功轉型成為一家科技美妝企業,在自然高科技、數字化能力方面構建了全新的競爭力,目前伽藍原料科技、產品科技具有顯著優勢,數字化技術水平和數據資源也已成為異質性資源。”
為了針對未來全新經濟周期的挑戰,鄭春穎還在現場宣布伽藍集團2024年將啟動戰略3.0,全新愿景是成為中國第一、世界領先的科技美妝企業,未來將從雙聚焦、多品牌、全業態、國際化四個方面聚焦美,向美而生。
2024年起集團將緊抓三大驅動:放大核心品牌自然堂的影響力,帶動整個集團全業態、全球業務發展;進一步調整結構,集中資源發展貼近消費者的渠道,實現網絡規模領先;進行品牌調整、貨盤調整,營銷方式進化,促銷方式改變。
東耳觀點:從2001年至今,伽藍集團歷經23年不斷穿越經濟周期,展現出強大的生命力,已經構建了以自然堂為基石品牌的多品牌矩陣,成功塑造了喜馬拉雅、東方美學、科技領先三大獨特性,擁有全產業鏈、全渠道冠軍、全域數字化三大優勢。
時間也給予企業沉淀,伽藍集團建立起了誠信負責、品質可靠、實力強勁、科技領先四大行業口碑,在堅守長期主義,不斷跟隨市場更新經營戰略,改變企業增長模式的調整下,才能持續迎戰經濟周期。相信未來,其能擔負起企業愿景,帶領中國美業走向更大的世界舞臺。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東耳文傳倡導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未經許可,任何人不得復制、轉載、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網站的內容。如發現本站文章存在版權問題,煩請提供版權疑問、身份證明、版權證明、聯系方式等發郵件至614638114@qq.com,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