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日本化妝品巨頭花王株式會社在其官方網站上發布了一則關于旗下Curél(珂潤)乳液召回的通知,承認六批次身體乳產品誤裝了海外市場的舊配方。
這些本應只在日本以外地區使用的未升級配方產品,意外流入本土市場,約16.5萬件商品被緊急召回。
花王“誤裝門”的信任裂痕
花王在聲明中向消費者致歉,同時表示“品質和安全性完全沒有問題”,被灌裝的舊配方保濕乳仍在海外市場合法銷售。
這一召回事件也顯示,該品牌的同一產品在本土和海外市場存在配方差異。一方面可能是不同國家的法規和禁用成分不同,所以不同市場的產品版本會存在差異。另一方面,不同集團可能也會針對不同市場消費者的偏好需求進行本土化調整。
另外,此次召回雖然更像“烏龍”,但此前花王也由于質量問題多次召回產品。
2024年4月,隸屬于花王集團的佳麗寶化妝品公司旗下彩妝品牌KATE宣布召回部分“水墨大理石”眼影產品,涉及色號MB001和MB003。召回公告顯示,2024年1月20日上市發售的部分“KATE眼影(水墨大理石)”產品的容器內壁被刮傷,并附有小塊鋁片。花王集團表示,由于該相關產品用于眼周,可能存在意外傷害的風險。
此前佳麗寶還因美白產品中的“杜鵑醇”成分導致使用者出現皮膚白斑癥狀,公司決定收回旗下相關的54款產品;此外還被曝出粉底液包裝與商品不符等。
在小紅書平臺上,也能看到和珂潤相關的一些負面輿論,如買到臨期產品、收到空瓶等等。
5年來首次實現雙增長
根據花王集團財報,2024年凈銷售額為16284.48億日元(約合人民幣777.14億元),同比增長 6.3%;經營收入1466.44億日元(約合人民幣70億元),同比大增 144.3% ;凈收益 1103.74 億日元(約合人民幣52.64億元),同比增長139.1%;歸母凈利潤1077.67億日元(約合人民幣51.43億元),同比增長145.7%。
但盡管美洲與歐洲市場分別增長9.9%和17.7%,亞洲市場(不含日本)整體銷售額仍下滑4.6%,其中中國市場因核污水事件及競爭加劇持續承壓。
面對頹勢,花王不得不采取“瘦身”策略。2023年以來,花王陸續關閉佳麗寶旗下Freshel、Blanchir Superior等品牌,并終止平價彩妝AUBE的生產。高端品牌EST雖未退出中國,但其天貓旗艦店關閉、轉戰抖音渠道的策略折射出高端化落地困難。
2024年,花王將珂潤、芙麗芳絲的生產線轉移至中國,推出“珂潤5G修紅精華”等本土化產品,試圖以“性價比+品質”應對國貨競爭。然而,其電商轉型滯后,抖音等新渠道占比不足15%,落后于占比超30%的歐萊雅。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2025年1月,花王啟動近20年來最大規模高管調整,原化妝品業務總裁前澤洋介退休,其曾主推中國高端市場,由研發出身的Tomoko Uchiyama接任。幾乎同時,新設“全球消費者護理業務”部門,區域權力下放,賦予中國事業部更大自主權,主導研發與營銷,足以能看出花王集團對中國市場的重視。
花王進入中國市場已經30余年,旗下多個品牌在中國市場曾十分火熱,但在日系品牌遇冷、本土國貨品牌不斷崛起的大背景下,這一老牌企業也不可避免地受到沖擊。
東耳觀點:相比其他嚴重的召回事件,花王此次的“配方誤裝”看似輕微,卻同樣是一次警示——合規不是成本而是生存底線,任何產品質量問題對企業而言,都會令聲譽受損。
從全球視角來看,此次召回事件不僅是花王公司的一次自我檢視,也暴露了全球化生產與本土化品控的斷層問題。在監管標準不同的國際市場中,如何在全球化擴張的洪流中錨定統一的質量標尺和品牌形象,也是每一個跨國巨頭的必修之課。
東耳文傳倡導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未經許可,任何人不得復制、轉載、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網站的內容。如發現本站文章存在版權問題,煩請提供版權疑問、身份證明、版權證明、聯系方式等發郵件至614638114@qq.com,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