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8月15日),國家統計局公布了2023年7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數據。7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為36761億元,同比增長2.5%。1-7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為264348億元,同比增長7.3%。
01.
化妝品類零售總額同比下降4.1%
1-7月份,全國網上零售額為83097億元,同比增長12.5%。其中,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為69856億元,增長10.0%,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重為26.4%。
縱觀今年1-7月的數據,前6個月的化妝品零售額均有增長,僅7月的化妝品零售額下滑。或因618期間,消費者按需購買化妝品,7月份整體需求不大,消費趨向保守。面,2023年7月化妝品類零售總額為247億元,同比下滑4.1%;1-7月份, 化妝品類零售總額為2315億元,同比增長7.2%。
據統計局公布的歷年數據來看,2018年-2020年7月化妝品零售額漲幅明顯,最高為2019年9.4%的同比增長;2022年7月化妝品零售額錄得253億,達歷年最高;而今年7月的化妝品零售額卻不及往年,首次錄得負增長。
02.
彩妝市場規模同比增長10.4%
在6月份,國家統計局最新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化妝品類零售總額為2071億元,同比增長8.6%;6月化妝品類零售總額為451億元,同比增長4.8%。不論是今年6月還是整個上半年,化妝品類總體增長仍然跑贏社會消費品類市場大盤,這足以說明化妝品市場正處于穩健復蘇之勢。
不過,并非所有品類均能跟隨化妝品大盤一同增長。據用戶說了發布的今年上半年美妝市場數據顯示,面膜市場規模為330.5億元,同比下滑5.7%;防曬市場規模為175.63億元,同比上漲3.9%;精華市場規模為592.64億元,同比上漲0.9%;眼部護理市場規模為210.49億元,同比下滑7.8%……曾經的熱門品類,要么出現下滑要么增長放緩。
與此同時,彩妝香水市場規模在今年上半年卻雙雙實現了兩位數增長。這當中,香水市場規模同比大漲22%,彩妝市場規模則同比增長10.4%。從數據來看,彩妝市場增量已經超過了精華、面膜等熱門品類。
飛瓜數據也顯示,1-6月抖音美妝GMV高增長品類中,彩妝細分品類的增長率居高不下,且6個月中有4個月增長TOP1品類都被彩妝占據。其中,今年5月彩妝套裝環比增長率甚至達到262%,彩妝體驗裝增長率更高達127%。
03.
半年融資不到40筆
資本流向向來是代表行業興衰的標志之一。2023年上半年告一段落,美妝個護及輕醫美這一常年受到資本簇擁和關注的品類,在融資上的表現卻顯得差強人意。
據不完全統計,自2020年本土美妝品牌的“上市大年”起,國內美妝個護及輕醫美領域的融資數量逐步上升,從全年83起,飆升至2021年的141起,成為近8年來國內美妝個護及輕醫美領域融資的高峰期。然而,進入2023年后,行業卻未能繼續此前的熱度——數量減少、估值縮水。
IT桔子數據顯示,2023年上半年,國內子行業“美容護理”(包含美容護膚、彩妝、個護及行業運營服務商等)的融資事件數量較2022年同期減少了近一半左右。此外,在投后估值的數據對比上,2023年上半年融資企業投后估值的平均金額較2022年同期也減少了超過1億元。
據億邦動力不完全統計,2023年截至目前,國內美妝個護及輕醫美行業共發生了38起融資事件,共涉及美容護膚、彩妝、個護、醫美等垂直領域。
東耳觀點:“化妝品的反彈力度遠遠超過食品之外的大部分消費品品類。”麥星投資合伙人鄭重表示,在美妝護膚領域,中高端護膚品的發展增速快于其他細分品類,用戶對功效型護膚品的需求也持續增長。“隨著以巨子生物為代表的自主品牌穿越增長困境,加之中國企業在技術、供應鏈以及渠道等方面的積累,美妝個護領域仍將重新迎來資本市場的關注。”
東耳文傳倡導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未經許可,任何人不得復制、轉載、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網站的內容。如發現本站文章存在版權問題,煩請提供版權疑問、身份證明、版權證明、聯系方式等發郵件至614638114@qq.com,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